![]() |
![]() |
·中黄301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郑9525(♀) 商豆16(♂) 选育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类型:黄淮海夏大豆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|
·2019年国家审定,编号:国审豆20190012(信息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24号) | |
---|---|
申 请 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 种 者: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:郑9525/商豆16 特征特性:黄淮海夏大豆品种,夏播生育期平均98天,比对照中黄13晚熟3天。株型收敛,有限结荚习性。株高80.7厘米,主茎16.9节,有效分枝1.9个,底荚高度15.1厘米,单株有效荚数54.6个,单株粒数110.7粒,单株粒重17.8克,百粒重16.2克。卵圆叶,紫花,灰毛。籽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、微光,种脐黄色。接种鉴定,抗花叶病毒病3号、7号株系,中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,高感胞囊线虫病2号生理小种。籽粒粗蛋白含量43.57%,粗脂肪含量19.87%,。 产量表现:2016~2017年参加黄淮海夏大豆南组品种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210.9千克,比对照增产14.81%。2018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206.3千克,比对照中黄13增产14.31%。 栽培技术要点:1. 6月中下旬播种,条播行距40~50厘米;2. 亩种植密度12500~15000株;3.亩施腐熟有机肥667千克、氮磷钾复合肥20千克做基肥,初花期根据大豆长势长相喷施磷酸二氢钾,浓度0.2%~0.5%。 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山东南部、河南南部(周口地区除外)、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。胞囊线虫病发病区慎用。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