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郑州135  Zhengzhou 135
亲本来源:四角齐(♀)  早丰1号(♂)
选育单位:河南省农业科学院
品种类型:黄淮海夏大豆常规种
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

河南省农业科学院1972年通过有性杂交,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品种,全国统一编号ZDD10085,亲本来源为"四角齐×早丰1号"。该品种有限结荚,株型收敛,粒形椭圆,种皮黄色有光泽,褐脐(李海朝等, 2012)

将本文分享到
·国家鉴定

品种来源:来历同郑州126,与郑州126为姊妹品种,表现早熟,丰产抗病,与郑州126同时确定推广。系统号为6809-11-4-6,1972年品系小区号为72135,故定名为郑州135。适于河南省除西部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种植,目前正在全省示范、繁殖和推广,栽培面积也相应在扩大。

特征特性:株高中等,一般60厘米上下。分枝3-4个,株型收敛。叶圆形,中等偏小,绿色。白花。灰毛。有限结荚习性。结荚较多,2粒荚多。结荚部位较低。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,有光泽,脐淡褐色。中小粒种,百粒重13克左右。为黄淮流域夏大豆早熟种。生育日数90天左右。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,9月中下旬成熟。耐肥性中等,肥水过大易倒伏。较抗旱,抗病毒病较强。

产量表现:产量中等,一般亩产200-300斤,高产可达400斤左右。1975年9个点试验,亩产187-350斤,平均亩产268斤。在黄河以北的濮阳、延津、长垣等县试验,比徐州421增产1%。在周口地区的鹿邑、太康、西华、沈丘等县试验比河南早丰1号增产3%,多年试验产量基本一致,与目前推广的中熟种基本平产。脂肪含量18.2%,蛋白质含量40.6%。

栽培要点:生育期短,腾茬早,适于麦豆一年两熟制地区种植。由于生育期与玉米相近,适合与玉米间作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各类土壤均可种植,以中等肥力为宜。肥水过多易倒伏。每亩保苗1.5-2万株。播种期以6月上中旬为宣。后期干旱易造成减产,要注意浇水。

·参考文献
1. 李海朝, 马莹, 张辉, 文自翔, 李金英, 武永康, 卢为国
  优异大豆组合郑州135×泗豆2号的育种贡献
  植物遗传资源学报, 2012, 13(6): 1101-1107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