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豫豆2号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郑7104-3-1-31(♀) 滑县大绿豆(♂) 选育单位: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类型:黄淮海夏大豆中熟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郑7104-3-1-31×滑县大绿豆(徐冉等, 2004) |
·1989年国家审定 | |
---|---|
1989年国家审定 |
·1985年河南审定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1976年用7104-3-1-31(沁阳水白豆×齐黄13)作母本,滑县大绿豆作父本,进行有性杂交育成,原代号郑76064-1。1985年经河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,命名为豫豆2号。1989年经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品种。 特征特性:有限结荚习性,植株直立,株高70-80cm,分枝中等,主茎优势明显。叶片较大,下大上小,浓绿色。紫花,灰毛。荚草黄色,底荚高26cm。籽粒椭圆形,种皮淡黄色,有微光,百粒重28g左右。黄淮海夏大豆,中熟品种,生育期101天左右,在郑州6月上、中旬播种,9月下旬成熟。茎秆粗壮,抗倒性强,中抗花叶病毒病,抗豆秆黑潜蝇,不抗裂荚。蛋白质含量46.5%,脂肪含量17.7%。 产量表现:1987年河南省种植面种422.5万亩,占全省大豆面积的34%,成为河南省的当家品种,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。该品种丰产性好,在中上等肥力土壤增产显著。1981-1983年河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,亩产91.3-207.5kg,平均比跃进5号(CK)增产15.6%。河南省生产试验比跃进5号增产24.2%。 适种地区:适宜黄淮夏大豆产区,除河南省广为种植外,皖北、苏北、鲁南、冀南及山西、陕西与河南省接壤处都有大面积种植。 栽培要点:适宜中上等肥地种植。6月上中旬播种,每亩播种量6kg左右。足墒下种,以保全苗,株距13cm,单株留苗,每亩1.2万-1.5万株。及时中耕锄草和适时灌水治虫。成熟时及时收获,以防裂荚落粒。 |
·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26万亩,其中: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