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齐黄1号
亲本来源:(♀)  (♂)
选育单位: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
品种类型:常规种
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

来自山东省寿张地方大豆品种的变异株,经系统选育而成。有限结荚习性,株型紧凑,黄色种皮,褐色种脐,黄色子叶,圆形籽粒(徐冉等, 2004)

将本文分享到
·国家鉴定

品种来源:原山东省农科所,1957年从寿张县大豆田中选单株,经系统选种,于1962年育成。原系号57-60,定名为齐黄1号。品种编号为鲁1685。经多年试验,表现丰产早熟,品质良好,抗逆性强。六十年代为山东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。分布于山东的烟台、昌潍、青岛、临沂、泰安、惠民、聊城、徳州等地区,及河北省的沧州、石家庄等地区。目前全省种植面积达150万亩。

特征特性:半蔓生,植株高大,一般80-100厘米。分枝2-3个,株型收敛。叶圆形,中等大小,绿色。紫花。灰毛。无限结荚习性。主茎节数16-18个,植株上部尖细,成熟时稍有倾斜。3粒荚较多,平均每荚2.3粒。荚熟时呈褐色。中大粒种,百粒重16-19克。为黄淮流域夏大豆早熟种。生育日数100天,比新黄豆早熟5-7天,比爬蔓青早熟半个月以上。生育期所需积温2470-2600度,1961年在济南6月25日播种,6月30日出苗,8月3日开花,10月4日成熟;在烟台7月6日播种,7月11日出苗,8月14日开花,10月8日成熟。耐肥力较强,在瘠薄地上种植,则植株生长矮小,产量降低。抗旱性较差,耐涝性较强。据在济南6年观察鉴定结果,抗病毒病,无褐斑粒。唯在多雨年份有轻度的紫斑病。又因荚皮薄,在干旱年份易于裂荚。"

产量表现:丰产稳产,一般亩产200-250斤,肥地可达300斤以上。在济南历年试验亩产255-280斤,比新黄豆平均增产12.2%;烟台地区农科所3年试验平均亩产209斤,比爬蔓青增产36.3%;1961年山东农学院试验,在多雨易涝的情况下仍获得亩产103斤。粒较大而饱满,品质优良。种皮稍有裂纹。脂肪含量19.8%,蛋白质含量40.3%。"

栽培要点:适于中等或肥沃土地种植。由于成熟较早,适于一年二作或间作栽培。一般6月中旬前后夏播。每亩保苗,肥地1.5万株左右,中等肥力土地1.8-2万株。由于粒大播种时要求墒情良好,才能保证全苗。因前期生长缓慢,封垄晚,应加强中耕除草,防止草荒。又因耐旱性较差,干旱时应及时浇水,特别应注意浇好底墒水、开花水、鼓粒水。旱年还应及时收获,防止裂荚。

·参考文献
1. 徐冉, 时传娥, 张礼凤, 王彩洁, 聂翠琴, 李建和
  黄淮海大豆优异种质齐黄1号的育种应用
  植物遗传资源学报, 2004, 5(2): 170-175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