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冀豆17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Hobbit(♀) 早5241(♂) 选育单位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类型:黄淮海夏大豆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|
·2014年北京审定,编号:京审豆2014002 | |
---|---|
申请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:hobbit/早5241 特征特性:该品种在北京地区全生育期136天,比对照中黄30晚熟10天。亚有限结荚习性,披针形叶,白花,棕毛,黄荚;平均株高139.2cm,底荚高度20.2cm,主茎节数22.7个,有效分枝3.9个,单株有效荚数67.6个;圆粒,种皮黄色,有光泽,黑脐,百粒重18.8g。经北京谱尼测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检测,蛋白质含量38.8%,脂肪含量22.6%。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、SC7,对两个株系均表现为抗病。 产量表现: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43.4公斤,比对照中黄30增产4.2%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7.2公斤,比对照中黄30增产0.2%。 栽培技术要点:适宜播期为4月底到5月初。机播播量每亩4~5公斤,人工点播每亩3.5-4公斤。肥力较好地块亩留苗1.3万株,肥力低的沙土地亩留苗1.5万株。除特殊干旱年份外,幼苗期一般不浇水,蹲苗防倒。干旱时可在分枝期浇水。根据土壤墒情或降雨量浇好开花水、鼓粒期水。整地时要施足底肥,底施含有氮磷钾(15:15:15)等元素的复合肥15-20公斤,或磷酸二胺15-20公斤。初花期至开花后10天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。对雨水多的年份,有旺长苗头的地块,在开花期、结荚期喷施多效唑控制旺长,降低株高;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。 |
·2012年国家审定,编号:国审豆2012003 | |
---|---|
申请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:hobbit/早5241 特征特性:生育期平均135天,比对照晋豆19晚6天。株型收敛,无限结荚习性。株高93厘米,主茎17.7节,有效分枝2.4个,底荚高度15.6厘米,单株有效荚数52.9个,单株粒数125.3粒,单株粒重25.3克,百粒重19.5克。圆叶,白花,棕毛。籽粒圆形,种皮黄色、微光,种脐黑色。接种鉴定,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,中感花叶病毒病7号株系,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。粗蛋白含量38.26%,粗脂肪含量21.68%。 产量表现:2010~2011年参加西北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253.3千克,比对照晋豆19增产10.6%。2011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253.0千克,比晋豆19增产7.7%。 栽培技术要点:1.4月底至5月初播种,条播行距40~50厘米等行距,或大小行种植,大行60厘米、小行40厘米。2.亩种植密度,高肥力地块1.0~1.2万株、中等肥力地块1.2~1.4万株、低肥力地块1.5~1.8万株。3.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、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0千克或磷酸二胺15~20千克作基肥,初花期亩追施5千克尿素,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。 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宁夏中北部,陕西北部、渭南,山西中部、东南部,甘肃陇东地区春播种植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44号,该品种还适宜在河北南部、河南中部和北部、陕西关中平原和山东济南周边地区夏播种植。 |
·2006年河北审定,编号:冀审豆2006001号 | |
---|---|
申请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:Hobbit×早5241 特征特性:平均株高125cm,底荚高20.5cm,有效分枝2.8个,主茎节数22.5个,单株结荚53个,百粒重18.4g,荚粒数2.35个。种皮黄色,圆粒,黑脐。属无限结荚习性,春播生育期在138.9天左右。抗倒性较强,稳产性好。籽粒品质:2005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结果,蛋白质40.61%,脂肪18.86%。 产量表现:2004-2005年河北省春大豆区域试验结果,平均亩产分别为204.4kg和195.0kg;2005年生产试验结果,平均亩产193.9kg。 栽培技术要点:施足底肥,适宜密度1.0-1.3万株/亩。开花期根据地力追施尿素10kg/亩左右;及时浇开花水和鼓粒水,及时防治病虫害。 审定意见:建议在河北省中北部(张承中部以南)春播种植。 |
·2006年国家审定,编号:国审豆2006007(信息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44号) | |
---|---|
申请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: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:Hobbit×早5241 特征特性:该品种平均生育期114天,株高101.0厘米,主茎17.8节,有效分枝2.5个,单株粒数95.2粒,百粒重17.9克。椭圆叶,白花,棕毛,亚有限结荚习性,株型半开张。种皮黄色,圆粒,黑脐,有光泽。经接种鉴定,表现为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、SC11和SC13株系,中感SC8株系,中感大豆孢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,高感4号生理小种。平均粗蛋白质含量38.0%,粗脂肪含量22.98%。 产量表现:2004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185.8公斤,比对照鲁99-1增产6.7%(极显著);2005年续试,平均亩产203.3公斤,比对照增产8.0%(极显著)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4.6公斤,比对照增产7.3%。2005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198.2公斤,比对照增产5.4%。 栽培技术要点:于6月10~20日播种,每亩保苗1.2万~1.6万株;整地时要施足基肥,每亩施氮磷钾(比例为1∶1∶1)复合肥15~20公斤,或磷酸二铵15~20公斤,初花期至开花后10天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。 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河北南部、河南中部和北部、陕西关中平原和山东济南周边地区夏播种植。 |
·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162万亩,其中: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