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荆豆2号(荆0-43)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鄂豆4号(♀) 99-3(♂) 选育单位:荆州农业科学院 完成人:郭西陵; 邱文兵; 范进民; 何庆虎; 谢磊; 程尧; 张友华; 江庆生 品种类型:南方春大豆早熟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荆州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夏大豆早熟新品系。其母本为鄂豆4号,父本为99-3。父、母本于1993年夏季杂交,经7代系谱法选育,于2000年获得稳定株系,编号“荆0-43”(郭西陵 等, 2009) |
·2008年湖北审定,编号:鄂审豆2008002 | |
---|---|
申请者:荆州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:荆州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:荆州农业科学院用“鄂豆4号”作母本,“99-3”作父本杂交,经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大豆品种。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:属南方夏大豆早熟品种。株型收敛,株高中等,茎秆直立,分枝较多。紫花,灰毛。有限结荚习性,不裂荚,成熟时荚淡褐色,籽粒较大、黄色,种脐浅褐色。区域试验中株高51.1厘米,主茎节数12.7个,分枝数2.9个,单株荚数35.2个,每荚粒数1.91个,完全粒率92.50%,百粒重25.7克。全生育期99天,比中豆8号早18天。田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病指数0.72。 产量表现:2005~2006年参加湖北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,品质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,粗脂肪含量17.33%,粗蛋白含量42.84%。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3.6公斤,比对照中豆8号增产12.94%。其中,2005年亩产147.6公斤,比中豆8号增产4.61%;2006亩产159.5公斤,比中豆8号增产21.85%,两年均增产极显著。 栽培技术要点:1、适时播种,合理密植。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种,亩留苗1.3~1.6万株。播种前用多菌灵拌种。2、科学施肥。底肥一般亩施复合肥25公斤;初花期根据田间长势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。3、加强田间管理。注意清沟排渍,及时中耕除草;结荚至鼓粒期遇干旱及时灌溉,以防早衰;注意防治病虫害。4、适时收获,防止裂荚。 |
·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66万亩,其中: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