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合豆2号
亲本来源:(♀)  (♂)
品种类型:常规种
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
将本文分享到
·国家鉴定

品种来源: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皖豆16经等离子处理(N50次、30Kev)高产突变株为母本与豫豆10号有性杂交,经混合集团选择及系谱选择育成。原系MN413,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,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09。2003年7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。

特征特性:有限结荚习性,株高75~80cm,有效分枝2~3个。叶片椭圆形,叶色浓绿,中等大小。主茎18节,直立。紫花,灰毛。多花,多荚而集中,单株有效荚数48.4个,单株粒数99.7个,单株粒重15.9g,荚黄褐色,平均每荚2.1粒。籽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,脐浅褐色,百粒重18~20g。黄淮夏大豆,中熟品种,全生育期105d。6月上中旬播种,9月下旬成熟。茎杆粗壮坚韧,抗旱耐涝,抗倒伏,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大豆胞囊线虫病。适应性广,落叶完全,成熟时不裂荚,适于机械化收割。蛋白质含量42.24%,脂肪含量20.78%。

产量表现:2000-2001年黄淮南片夏大豆区试,平均单产2758.35kg/hm2,比对照中豆20增产7.24%。2001年黄淮南片生产试验,平均单产2704.80kg/hm2,比对照中豆20增产9.76%。2000年在安徽蒙城综合实验站进行超高产示范,1084m2面积上实收单产4726.20kg/hm2。

适种地区:适于在河南南部和东部地区,安徽沿淮及淮北,江苏淮北及山东西南部等黄淮南片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。

栽培要点:抓好早、足、匀、壮苗。采用50cm+30cm宽窄行种植,株距15cm,每hm2留苗密度16.5万株左右。每hm2施基肥磷酸二铵225kg、过磷酸钙300kg、硫酸钾225kg,初花期追施尿素120kg,盛花结荚期巧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。适时防治虫害。

·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102万亩,其中: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