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大黄豆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(♀) (♂) 品种类型: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|
·国家鉴定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的地方品种。分布在乌兰察布盟凉城、丰镇、清水河和托克托具一带。巴彦淖尔盟,伊克昭盟也有种植。 特征特性:株高中等,一般80-70厘米。茎粗。分枝多,一般5个左右。叶小,椭圆形,绿色。紫花。棕毛。亚有限结荚习性。荚熟时是淡褐色。底荚高6-8厘米。粒椭圆形,种皮淡黄色,有光泽,脐褐色。小粒种,百粒重11-12克。为北方春大豆中熟种,生育日数136天左右。耐肥,抗旱,不耐涝。较易生褐斑。 产量表现:岗地每亩60斤左右,滩地亩产200斤左右。脂肪含量19.5%。,蛋白质含量34.5%。 栽培要点:适于肥沃土地种植。适宜间套种。 |
·国家鉴定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为河北省中南部的地方品种,栽培已有40-50年之久。因粒大而得名。前河北省农科院粮作所,1963年从邢台县搜集,品种登记号为本黄2。试验表现良好,确定为地方良种。分布于中南部偏南地区的邢台、内丘、任县、隆尧、巨鹿、平乡、鸡泽、南和、沙河、永年等县仅有少量种植。 特征特性:植株较矮,一般50-60厘米。分枝较多,平均4-5个,株型收敛。叶卵圆形,较小,绿色。白花。灰毛。有限结荚习性。主茎节数18-19个。花轴较长。荚密集。2粒荚多,平均每荚1.7粒。荚熟时褐色。粒椭圆形,种皮黄色、有光泽,脐无色。大粒种,百粒重18-19克。为黄淮流城夏大豆早熟种。生育日数95-100天。1972年在石家庄6月24播种,6月29日出苗,8月12日开花,9月30日成熟。喜温耐肥,抗倒伏,适应性强。易罷病毒病。 产量表现:丰产性高,单株生产力强。一般苗产300斤左右。子粒整齐,品质优良。脂肪含量19.5%,蛋白质含量42.4%。 栽培要点:适于中等地力和肥沃土上种植,也可在水沟埂种植。每亩保苗1.5万株。播种期以6月中旬为适期。 |
·国家鉴定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为安徽省北部凤阳县的地方品种。品种编号为10。主要分布于凤阳县,种植零星。 特征特性:株高中等,一般75-80厘米。茎粗中等,分枝数3.7个。叶大,卵圆形,浓绿色。白花。灰毛。亚有限结荚习性。2粒荚多。荚熟时呈淡褐色。底荚高度中等。粒圆形,种皮黄色,有强光泽,脐褐色。大粒种,百粒重22-24克。为黄淮流域夏播大豆晚熟种。6月上旬播种,7月下旬开花,10月上、中旬成熟,生育日数123天。抗旱性中等,易倒伏。 产量表现:产量较高,一般亩产220斤左右。粒大而圆,有光泽,群众多作为菜用。脂肪含量18.8%,蛋白质含量40.1%。 栽培要点:适于较肥沃土壤种植。每保苗1.2-1.4万株,极易裂荚,要适时收割。 |
·国家鉴定 | |
---|---|
品种来源:贵州省中部偏西半山区安顺县栽培已久的地方品种。1974年秋安顺县农业局从该县搜集。品种登记号为安顺品资163。安顺地区农科所试验,表现良好,定为地方良种之一。分布于安顺县半山区及平坝等地。因需肥较多,栽培面积受到一定限制。 特征特性:半直立,植株较矮,生长繁茂,一般55-60厘米。茎较粗,分枝多,平均6-8个,株型半开张。叶椭圆形,中等大小,绿色。紫花。灰毛。有限结荚习性。主茎节数18-20个。荚熟时呈灰褐色。粒椭圆形略扁。种皮淡黄色,有光泽,脐淡褐色。中小粒种,百粒重13-14克。为长江流域春大豆晚熟种。生育日数134天左右。1975年在普定4月20日播种,5月2日出苗,7月6日开花,9月2日成熟。1976年4月2日播种,4月29日出苗,7月8日开花,8月31日成熟。夏播虽能成熟,但经济性状极差。喜肥耐湿,苗期耐旱,春旱严重年份,表现突出,但后期怕旱,病虫害较轻。 产量表现:丰产性高,单株生产力强,一般亩产200斤左右。虫食粒、褐斑粒极少品质优良,子粒整齐。脂肪含量18.8%,蛋白质含量44.3%。 栽培要点: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格,适于中上等肥力的壤土或粘壤栽培。间套作每亩保苗1万株左右。4月上、中旬播种为适期。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