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·中豆20(87-4086;中油89B) | |
---|---|
亲本来源:中豆19(♀) 郑长叶7(♂) 选育单位: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类型:黄淮海夏大豆常规种 左边有品种系谱树,单击+号可以逐步展开;如果未显示+号,可能由于网络拥挤,请刷新或关闭本页重新打开... 中豆19×郑长叶7(赵团结 1998) |
·1999年安徽审定,编号:99040270 | |
---|---|
育种者: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品种来源: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用中豆19作母本,郑长叶7作父本,进行有性杂交,经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。原品系代号中油89B。199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。命名为中豆20。 特征特性:有限结荚习性,株高70cm左右,主茎节数17个左右,分枝较多。长椭圆叶,白花,浅棕色茸毛。荚褐色。籽粒近圆形,种皮黄色,脐淡褐色,百粒重17g左右。黄淮海夏大豆,中熟品种,生育期100d左右。6月上、中旬播种,7月中、下旬开花,9月中、下旬成熟。秆强,抗倒伏性较强。抗大豆花叶病毒病。根系发达,抗旱、耐涝、耐瘠性较好。较抗大豆食心虫。不裂荚,落叶性好。蛋白质含量43.89%,脂肪含量19.54%。 产量表现:1996-1998年安徽省淮北片区域试验,平均产量2778.0kg/hm2,比对照品种中豆19增产13.1%。 适种地区:适应淮北地区麦豆两熟制栽培。 栽培要点:6月上、中旬播种。播种量70kg/hm2左右,行距50cm,保苗24万株/hm2。大豆生育期间及时中耕除草,防虫治虫。及时收获。 |
·参考文献 |
---|
1. 赵团结, 崔章林, 盖钧镒 中国大豆育成品种中江苏种质58-161的遗传贡献 大豆科学, 1998, 17(2): 120-128 |
·该品种1983年以来累计推广超过142万亩,其中: | |
---|---|
单年推广面积,略... |
·以上信息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提供(未经允许,不得复制) |
---|